小谈收到的关于北七家的留言,最多的就是,“北七家30万人没有地铁”。
这次就要辟谣,这句话是不对的。
而最近,北七家地铁又有了推进的新消息,我们的群友发现了17号线地铁站内,有相关的征求意见。

线下在北七家镇附近的真实地铁公交出行客流,远比每个人在互联网上吵架更有意义。
1)北七家已经有的地铁,在哪里?
2)比吵架更有意义的方式是什么?
3)尽早开工比什么都重要。
01 北七家已经有的地铁,在哪里?
所谓的北七家30万人,指的是昌平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七普数据里,北七家镇常住人口308907人。
但实际上,这个30万人对应的北七家镇,已经通了地铁。
大家提到北七家镇,总以为就是定泗路、海白路。
但实际上,要说30万人的北七家,可不仅仅靠定泗路、海白路这里的人。
北七家的范围,一直到京承高速东侧,南边一直到歇甲庄村。
严谨来说,北七家镇内的地铁,早在2023年12月30日,就已经随北京地铁17号线北段(工人体育场-未来科学城北)开通。
根本不存在所谓“30万北七家人没有地铁”的说法。

*北七家范围*
所以,那些为了自家要地铁的居民,也大可不必用北七家30万人的话术。
因为北七家镇内,已经开通了地铁。
02 比吵架更有意义的方式是什么?
让北七家居民迅速达成一致,按照原有规划开工,难度越来越大。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宁愿双方都不修,都不愿意地铁站修到对方家门口。
*R6(17号线支线)的走向*
所以,比吵架更有意义的,是尽快确定一个方案,早日让北七家变成一个有地铁的区域。
北七家的居民,汽车拥有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某种意义上,能够住在紧挨着地铁站的北七家居民总是30万人里的少数。
开车到地铁站换乘地铁,也会是大量北七家居民的选择。
这样来看,站点位置移动对板块价值的影响,完全没有那么大。
而只是为了保值增值,让板块早一年有地铁,比南北移动1公里重要得多。
而目前,从群友的反馈来看,更倾向于在真正有出行需求的北七家镇及附近地铁站(未来科学城北、未来科学城、天通苑东)以及沿线附近的公交站,征集真正的北七家居民实际需求。
毕竟,开通前说要天天坐,开通后一个月坐不了几次的太多了。
03 尽早开工比什么都重要。
R6线北七家段再拖下去,一定没有赢家。
虽然表面上,争论的只是两个站到底修在哪里,但背后还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分配资源。
趁着现在昌平还有推进的动力,尽早达成一致,比什么都重要。
之前泡汤的地铁10号线马官营站、轨道玉泉路线,都是前车之鉴。
修一个被人骂得项目,不如不修,毕竟用钱得地方还有很多。
一旦没有了地铁建设计划,即使规划在家门口,又有什么用呢?
只有开工建设,才是实打实对于整个区域的价值。
而不开工只规划,然后拉锯战一样的吵架,只会劝退更多人,远离这样的区域。
而最有价值的调查,不是在网上吵架。
而是根据附近的公交、地铁等实际出行数据,分析出真正的出行分布,而不是动不动就拿30万人需要地铁站来举例。
因为,北七家镇真的已经通了地铁。

直接从天通苑往西南修就可以
尽早开工比什么都重要,其实,骑车1公里也没啥吧?
天通苑有几个区,也是归属北七家镇管理的吧?怎么能说北七家没通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