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2007年10月29日 13:41 来源: 法制晚报
居民自编自演拍电影 用菜板制成影片 打板人员难凑齐 耗时近1年 昨天杀青—— 天通苑《福娃》今起精加工
预计明年1月上映 讲述了5个孩子与北京奥运会的故事 涉及中国传统文化
昨天下午5时,随着总导演姜远一声“OK”,在大风中穿单衣、已经冻得满脸通红的5个小演员齐声欢呼起来,由天通苑居民自拍、自演,讲述居民心系奥运的社区电影《福娃》终于杀青。
受拍摄资金、人员短缺等困难影响,这部时长1个多小时的社区电影,耗时近1年才拍摄完成。从今天开始,影片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明年1月在社区上映。
“鸟巢”附近完成最后镜头
昨天下午3时,天通苑社区电影《福娃》剧组的全体成员赶到了国家体育场附近,拍摄影片的最后一组镜头——5个“福娃”宝宝在“鸟巢”前大声呼喊自己对奥运会的祝福和心愿。
由于当天大风降温,影片拍摄又需要小演员们穿夏装,这可把家长们心疼得不得了,每拍完一个点,家长们都赶紧跑过去给孩子们披上大衣。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导演组拍摄时争取做到一步到位。
记者注意到,当天拍摄的主要是5个小朋友面对国家体育场,大声欢呼,分别说出自己对奥运会的祝福。
下午5时许,经过在大风中两个小时的拍摄,最后一组镜头顺利完成,《福娃》杀青。导演姜远介绍:“下一步就是要进行后期制作、剪辑,影片全长1个多小时,我们基本定在明年初在社区上映。”
人财两缺拍摄耗时一年
“终于拍完了,想想这一年,真的是不容易!”姜远如释重负地说。从去年年底开拍,姜远就一直面临着各种困难和压力,其中资金和人员是最主要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整部影片的拍摄,已投入了8万多元,其中大部分都是自掏腰包。为了节约经费,他们连影片的打板都是自己动手用菜板制作的。姜远说:“有时候实在没钱了,就只能缓一缓,等手头有钱了再继续拍摄,所以时间上也会耽搁。”
由于是一部由居民自拍、自演的公益电影,因此人员紧缺也影响了影片的拍摄进度。姜远说:“很多小演员要上学,家长们也都有工作,要想凑齐人很难,所以我们选择分条拍摄的办法,因此也耽误了进度。”
剧情介绍
5个孩子与北京奥运会的故事
《福娃》主要讲述5个孩子与北京奥运会的故事。5名小演员包括三男两女,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11岁。
据了解,社区五“福娃”角色中,福娃“欢欢”主要讲述会做剪纸和窗花的小朋友的故事,“贝贝”讲述的是茶馆里发生的小朋友的故事,“晶晶”讲述的是小朋友在京剧班的故事,“迎迎”讲述的是小朋友在武术学校的故事,而“妮妮”则讲述了小朋友在社区报亭里的奥运故事。
这5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故事情节,涉及剪纸、京胡、古筝、武术和风筝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但都会围绕孩子与北京奥运会这条主线。 文/记者王楠
责编:邹杨
恭喜
终于完成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