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8号线官宣已经开始试运行。
也就是说,今年年底18号线开通运营,十拿九稳了。
之前我们也有深度文章分析这样运营的理由:
本篇文章大家可以看到:
01 18号线新线路图,不再提及13号线。
02 明确为东西向骨干线路。
03 提升北部地区通勤效率。
之前,18号线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没有明确公布。
这次,终于有了18号线完整的线路图。
原因也很明确:“为增加线路识别度,更名为18号线。”
这样一条18号线,现阶段跟8编组完全没关系!明确用6B编组运营。
最大载客量2016人,完全够用,还能缩短乘客等车时间。
回龙观的居民,很多坐车只要10多分钟,发车密远比用8编组大间隔更好。否则,会出现等车8分钟,坐车10分钟的尴尬情况!
选在第二天公布,也是明确了走向,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接下来,就是心无旁骛的开通收尾工作,各站的出入口也将加速推进。

*2025年9月4日版新线路图*
我们一直觉得,这样的18号线是一条能够快速发挥作用的线路。
早在2024年12月,就已经明确了提出了18号线可以作为一字线这样的观点:
我们从来不纠结13A还是13B,而是从规划角度,认为18号线会给到一字线。
02 明确为东西向骨干线路
这次线路图的公布也标志着18号线独立成线,发挥作用。
和隔壁号一直觉得北部联络线要纳入到三期规划不一样,我们一直认为,18号线这样的一字线,会作为东西向的骨干线路。
上面的文章里,我们明确说到:
按照目前的计划,2025年底,13号线拆分有望先按照一字型开通。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一字型开通比13A和13B都更像“北部联络”线。
到了今年,2025年上面的说法也明确落地了。
东西向的骨干线路这种说法,证明不是短期临时行为,否则不会给予这条线路这么高的定位。
03 提升北部地区通勤效率
18号线就这样被塑造了出来,并且不断强化。
全长20.8公里,全程时间也就是35-40分钟。而到东北旺、上地软件园的时间就更短了。像是回龙观西大街站,最快10分钟就能到达上地软件园。
虽然不再提回天快线,但回天地区实打实成为了海淀的宿舍。
通勤一圈层,到上地软件园只要10-20多分钟。
通勤二圈层,到上地软件园只要25-30多分钟。
18号线通车后,甚至可以拉低全市的平均通勤时间,作用不可估量。

18号线这条北部东西向骨干线路,成功突围,成为全市地铁网145的亮点收官之作。
也就是说13拆分,最后其实就是多修了一条18号线。高,实在是高!
18号线,是真正的惠民工程,这条线没法黑。
天通苑地区5站地铁 5,17,18三条主线路,也没谁了
拆分没有变,也不可能变,而且前期已经说的很明确了,18号线就是原来的13A(车公庄-天通苑东)。只是在13号线拆分之前,18号线暂时运营线路是马连洼到天通苑东。即使将来拆分之后,也是会有跨线地铁运行,对于天通苑东来说,正常运行18号线是天通苑东-车公庄,跨线车是天通苑东-马连洼(拆分前,也就是年底通车的18号线)。还幻想13号线不拆分,并且年底18号线线路会永久独立运行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
好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