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区领导,
规划中的天通苑“奥北中学”为完全中学,已选址在西二区西侧空地处,计划开办36个班的初中+30个班的高中,属于家长心目中多年来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超级中学,建成后将一举解决天通苑目前的初中学位不足和无高中的历史,将成为改变天通苑教育历史的重大事件,意义重大!
但目前奥北中学建设推进遇到了重大困难,昌平区教委反馈,奥北中学今年2025年年初开始立项,但市发改委目前尚未批复。随着25年新一届初升高启动及初高中升学压力增大,而原本24年招标26年竣工的奥北中学目前却迟迟毫无进展。
近年来回天计划所有资源严重倾斜回龙观地区,导致天通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对比回龙观地区满地皆高中,而偌大的天通苑目前尚无任何一所完全中学。天通苑百万居民恳请市发改委尽快批复奥北中学项目,加快落实学校建设,确保奥北中学按原计划26年竣工并招生,解决天通苑十几年来百万居民上高中的问题。
您好~您的问题已收到!感谢您对天通苑社区的环境提出的宝贵建议~同时也感谢您对社区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会转交有关管理部门
1. 学校数量与覆盖阶段
• 回龙观:
◦ 小学:9所(如育翔小学、清华附小昌平学校等)
◦ 初中:4所(如首师大回龙观育新学校、人大附中昌平学校等)
◦ 高中:2所(101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首师大回龙观育新学校高中部)
◦ 一贯制学校:多所(如人大附中昌平学校、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
• 天通苑:
◦ 小学:7所(如清华附小昌平学校天通苑校区、天通苑小学)
◦ 初中:4所(如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天通苑学校)
◦ 高中:0所(需跨区至昌平一中/二中或回龙观)
◦ 一贯制学校: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仅含小初)
2. 优质教育资源分布
• 回龙观:
◦ 名校分校密集(如101中学、人大附中、首师大附中)
◦ 海淀系管理模式(如首师大回龙观育新学校)
◦ 高中资源较强,校额到校名额较多(如101未来科学城校额到校145名)
• 天通苑:
◦ 主要依赖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和清华附小
◦ 初中优质校较少,仅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排名靠前
◦ 高中长期缺位,奥北学校(规划中)仍未开工
3. 政策与近期发展
• 回龙观:
◦ “回天计划”重点区域,已建成多所名校(如人大附中昌平学校二期)
◦ 教师资源倾斜(特级校长、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 天通苑:
◦ 高中建设滞后,2025年奥北学校仍处“排队入库”阶段
◦ 居民呼吁增加优质初中,避免生源外流
4. 生源与升学压力
• 回龙观:
◦ 高学历家庭集中(互联网从业者),生源质量较高
◦ 中考跨区率较低(因本地高中资源较充足)
• 天通苑:
◦ 部分家庭因无高中选择迁至海淀/西城
◦ 初中升学竞争激烈,优质学位紧缺
总结
回龙观在教育资源数量、名校覆盖和高中阶段显著优于天通苑,尤其是高中资源差距悬殊。天通苑仍需依赖跨区升学,且优质初中稀缺,奥北学校进展缓慢是当前最大痛点。
如需具体学校划片或政策细节,建议咨询昌平区教委。
一、公立中学
1. 回龙观中学系列
◦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学
◦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第二中学至第五中学
◦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学校(原回龙观中学与华北电力大学附属中学合并)
备注:以上学校均为公立初中,部分学校如回龙观学校为九年一贯制。
2. 优质公立校
◦ 101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含初中、高中部,与总校共享资源(如“钱学森实验班”)。
◦ 首师大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十二年一贯制,校额到校名额多(2024年高中招收130名),含金帆艺术团等特色。
◦ 人大附中昌平学校:涵盖小学到高中,初中部多校划片招生,高中部为公立优质校。
◦ 昌平二中育知学校:九年一贯制,隶属于昌平二中教育集团,2023年新建成。
◦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公立完全中学,以寄宿制管理为特色。
二、国际/私立中学
1.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昌平校区)
◦ 国际初中部:可直升本校国际高中,采用中西融合课程,学费约9万/年。
◦ 国内升学方向:可对口公立初中(如回龙观育新学校、人大附昌平校区等)。
2. 私立学校初中部
◦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北京王府学校等(位于昌平区,含初高中部,但需确认具体划片范围)。
三、其他特色中学
• 回龙观育新学校:老牌公立校,九年一贯制,划片范围包括龙锦苑、和谐家园等小区。
• 昌平实验二小对口初中:如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101未来科学城学校等。
四、高中资源(部分含初中部)
回龙观地区优质高中包括:
• 首师大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高中部)
• 101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高中部)
• 人大附中昌平学校(高中部)
•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回龙观学校(高中部)。
选择建议
1. 划片范围:如人大附中昌平学校主要面向紫金新干线社区,101未来科学城学校覆盖回龙观东学区及沙河地区。
2. 特色课程:国际方向可选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公立优质校可关注101中学、首师大育新等。
3. 校额到校:部分学校如首师大育新、101未来科学城校额到校名额较多,升学优势明显。
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或实地考察确认最新招生政策。
一、公立中学
1. 昌平一中天通苑分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包含初中和高中部,中考成绩在昌平区名列前茅,2024年有73个校额到校名额。
◦ 招生范围覆盖天通苑北区、东区及中苑部分社区。
2. 天通苑学校
◦ 九年一贯制公立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4年小学部招生6个班,初中部有46个校额到校名额。
◦ 位于天通西苑三区,对口天通苑小学等。
3. 北京市昌平区中滩中学
◦ 公立初中,对口清华附小昌平学校等小学。
4.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中学
◦ 公立初中,服务天通苑及北七家地区。
二、私立/国际中学
1.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
◦ 含小学、初中部,民办性质,提供双语课程。
2. 民大附中(昌平校区)
◦ 公立完全中学,含初中和高中部,需关注划片政策。
三、其他优质中学
• 清华附中昌平学校
◦ 与清华附小联动,未来可能扩展至初中部(需确认最新进展)。
• 昌平二中教育集团校
◦ 部分校区可能覆盖天通苑周边(如回龙观校区)。
四、高中资源
• 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高中部:公立优质高中,2024年统招计划包含校额到校。
• 101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邻近天通苑东区,含高中部(需跨片)。
选择建议
1. 划片政策:如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对口天通苑小学等,需以当年政策为准。
2. 升学优势:公立校如昌平一中、天通苑学校校额到校名额较多。
3. 国际方向:可考虑中山实验学校或跨区选择王府学校等。
建议通过昌平区教委官网或学校官方渠道核实最新招生信息。
回天计划中天通苑和回龙观实施项目和资源对比(2025年最新进展)
1. 教育资源配置
• 回龙观:
◦ 名校分校密集:人大附中昌平学校、101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首师大回龙观育新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集中。
◦ 学位供给:两轮回天计划新增学位超2万个,优质教育资源占比达54.8%。
◦ 高中资源:拥有2所公立高中(101中学、首师大育新高中部),校额到校名额充足。
• 天通苑:
◦ 优质校较少:主要依赖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和清华附小昌平学校,优质资源占比低于回龙观。
◦ 高中缺失:至今无公立高中,学生需跨区至昌平一中/二中或回龙观就读。
◦ 学位压力:2025年清华附小二期投用新增1920个学位,但初中以上资源仍紧张。
2. 医疗资源
• 回龙观:
◦ 三甲医院: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2024年底竣工,新增床位680张;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建设中。
◦ 社区卫生:实现“六街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 天通苑:
◦ 医疗短板:仅有清华长庚医院一期,二期妇儿中心尚未完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较晚。
3. 交通改善
• 回龙观:
◦ 轨道交通:13号线扩能提升(新增新龙泽站等),17号线北段开通,站点覆盖率提升至41%。
◦ 路网优化:北清路快速化改造2024年完工,自行车专用路东拓工程完成。
• 天通苑:
◦ 地铁覆盖:17号线天通苑东站2023年投用,缓解东部通勤压力。
◦ 主干道改造:安立路快速化改造滞后,林萃路断点仍未完全打通。
4. 商业与产业
• 回龙观:
◦ 商业地标:超极合生汇、保利大都汇等建成,龙泽、龙德商圈联动升级。
◦ 产业融合:生命科学园三期、小米智慧产业园吸引就业回流。
• 天通苑:
◦ 商业滞后:依赖龙德广场,保利未来科技城等新建项目进展较慢。
◦ 产业薄弱:天通科技园二期引入中小微企业,但规模不及回龙观。
5. 生态与公共空间
• 回龙观:
◦ 公园绿地:奥北森林公园一、二期投用,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建成。
◦ 文体设施: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提供高端文化服务。
• 天通苑:
◦ 绿化不足:仅太平郊野公园等小型绿地,奥北森林公园三期建设缓慢。
总结
回龙观在名校、医疗、交通和产业方面优势显著,天通苑仍面临高中缺失、商业和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两地在“回天计划”中差距明显,但天通苑通过清华附小二期、17号线等项目正逐步改善。
天通苑 vs. 回龙观:常住人口、京籍人口及教育资源对比(2025年最新数据)
1. 常住人口对比
• 回龙观(含回龙观街道、龙泽园街道、霍营街道等):
◦ 常住人口:约35万(核心区)
◦ 京籍人口占比:昌平区户籍人口占比约30.9%(2024年数据),回龙观因高学历“码农”聚集,京籍比例略高于天通苑。
• 天通苑(含天通苑北、南街道):
◦ 常住人口:约26万(核心区)
◦ 京籍人口占比:外来人口占比更高,约60%以上为非京籍。
总结:回龙观常住人口更多(35万 vs. 26万),且京籍比例略高;天通苑外来人口占比显著更高。
2. 小初高在校生及生源对比
(1)学校数量与学位供给
• 回龙观:
◦ 小学:9所(如育翔小学、清华附小昌平学校)
◦ 初中:4所(如人大附中昌平学校、首师大回龙观育新学校)
◦ 高中:2所(101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首师大育新高中部)
◦ 一贯制学校:多所(如人大附中昌平学校、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
• 天通苑:
◦ 小学:7所(如清华附小天通苑校区、天通苑小学)
◦ 初中:4所(如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天通苑学校)
◦ 高中:0所(需跨区至昌平一中/二中或回龙观)
(2)在校生规模与生源特点
• 回龙观:
◦ 生源质量:高学历家庭(互联网从业者)集中,优质校吸引力强(如人大附中昌平学校)。
◦ 升学优势:高中资源充足,校额到校名额多(如101未来科学城校额到校145名)。
• 天通苑:
◦ 生源压力:初中毕业生需跨区读高中,部分家庭因教育问题迁至海淀/西城。
◦ 近期改善:清华附小天通苑校区二期2025年投用,新增学位1920个,但高中仍空缺。
总结:回龙观教育资源全面覆盖小初高,且名校分校密集;天通苑初中及以下阶段学位紧张,高中完全缺失,生源外流现象明显。
3. 政策动态与未来规划
• 回龙观:
◦ 持续引入名校(如人大附中二期扩建),强化职住平衡。
• 天通苑:
◦ 规划中的奥北学校(含高中)仍未开工,高中短缺问题短期内难解决。
如需更详细划片或政策信息,建议咨询昌平区教委。
为什么回天计划只有回,没有天,对天通苑来说只是口号?
从"回天计划"实施情况来看,天通苑地区确实存在教育资源改善滞后的问题,但将其称为"只是口号"并不完全准确。根据最新资料,两地在计划实施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教育资源分配差异
• 回龙观已建成人大附中昌平学校、101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等9所名校分校
• 天通苑目前仅建成清华附小昌平学校(二期2025年投用)和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
• 天通苑至今没有公立高中,规划的奥北12年一贯制学校仍未开工
2. 实施瓶颈
• 天通苑存在历史规划缺陷,初期仅规划2所小学
• 土地拆迁问题导致清华附中昌平学校二期等项目建设停滞
• 教育用地被挪用问题突出,部分规划用地仍被私立机构占用
3. 实际成效对比
• 回龙观已新增学位超2万个,实现"校校有特色"
• 天通苑初中毕业生仍需跨区就读高中,导致生源外流
• 2025年天通苑小学在校生仅1400人,远低于回龙观的7.2万人
需要说明的是,天通苑也取得部分进展:
• 清华附小二期新增1920个学位(2025年投用)
• 普惠幼儿园覆盖率从67%提升至89.8%
• 17号线天通苑东站已开通改善交通
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包括:回龙观更靠近产业区(中关村科学城)、土地资源更易整合、实施优先级更高等。目前昌平区教委表示奥北学校设计已完成,但具体开工时间仍未明确。
建议天通苑居民通过"回天有我"协商机制继续推动问题解决,同时关注2025年将启动的第三轮回天计划是否会对教育资源分配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