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到过,北京地铁13号线拆分之后,其中一条有可能命名为北京地铁18号线。
但昨天公布的202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里面最新的图里显示四个方向都是13号线。
不再显示13A和13B,而是统一展示为13号线
02 建议尽早命名18号线
既然说到了R1线,就不得不提到18号线的名称问题。
早期一直盛传R1线要命名为18号线,就是最早规划的地铁快线体系网络里的东西快线R1线。
只是R1线的启动的必要性不断因为新项目推迟:
1)6号线准快线向西延长,最开始只到海淀五路居,但一下子延长到金安桥站,8编组的运力西段尚有较大余量,不需要分流。
2)1号线四惠东和四惠的强制换乘已经解决,在2021年8月29日贯通运营后,高密度的1号线比大间隔的地铁快线更有竞争力。
3)平谷线改线,从东风北桥改至朝阳路,距离R1也不远,而且平谷线同样是快线定位,R1线东段的必要性再次被分流
4)还有市郊铁路副中心线,东西向快速穿城,未来还有加密的空间。
以上几个理由叠加,看不到硬上巨额投资建R1的理由,“18号线”这个名字也并不需要为一条十年内没影子的线路长期留着。
也就是说,18号线这个空缺,要在地铁线路图上继续空十年以上吗?
而这时,有一条新线路横空出世了,这就是正是进行的13号线拆分工程。
昨天的新图让大家错愕,四个方向的13号线显示在一张图上:
而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后厂村—天通苑东)力争2025年内具备初期运营条件,最晚2026年13号线拆分一字形线路就要开通运营。
这个时候,大家就在问,到底这条新线路叫什么名字?
倒不如,直接用18号线命名新开通的一字线路。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一字型开通比13A和13B都更像“北部联络”线,也会在线网中担当重要作用,18号线的名字也值得。
这条“18号线”,西边可以换乘16号线,东边可以换乘17号线,用18号线的名字一点都不违和。
而且从西向东,依次串联了16号线、8号线、5号线、17号线,都是南北方向的骨干线路。
而20-22号线,则要在接下来的2026年、2029年、2030年陆续看到了。
20号线,和3号线贯通运营,最快也要2029年。
21号线,目前北七家地铁未定,最快也要2026年开工,通车至少也要到2030年了。
22号线,一期通车最快要到2026年。
也就是说,22号线开通之后,20号线和21号线在四年内即可补全。
23号线开始的未来,其实有很大的悬念。
地铁三期全部建设完成之后,还需要大规模建地铁吗?
第一。18号线早已经给门头沟到副中心的规划线路了,
第二,天通苑到后厂村的运营方式本身就是临时措施,将来其他路段完工后,13这个号还会组合为一体运营的。
所以不行。
13号线拆分后,会混跑,也就是说会衍生为4条线路,所以就算叫什么13A、13B或者13号、18号都是不够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分成4种线路方向的叫法:13号线天通苑东至马连洼方向;13号线天通苑东至西直门防线;13号线东直门至马连洼方向;13号线东直门至西直门方向。
建议其中一条改称31号线。这样也正好弥补了原来计划的北部31号线的空缺。
同意,数字18只不过是个符号或代号,不会影响大局,纠缠代号有现实意义吗
我觉得叫天通苑线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