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两区”建设正式启航一年来昌平区紧紧围绕全市“五子”联动布局持续深化开放改革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高标准抓好各项工作交出了优异的成绩单
今天(12月14日)上午区政协委员、
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生命园协调处处长杨薇薇和区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周卫中来到区融媒体中心“两会”直播间对于昌平参与“两区”建设收获的成绩和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各自的感受和看法
(点击图片,即可回看本次访谈完整视频)
一年来昌平参与“两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区政协委员、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生命园协调处处长杨薇薇对此深有感触
生命科学园及周边纳入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后取得了以下成绩:
163项创新政策惠及企业
2全国首个去中心化临床试验试点(DCT)成功落地
3全国首个国际研究型医院已在昌平开展建设
4全市首个自贸组团的医药健康产业促进政策也在生命科学园进行了落地
5形成拿地即开工的“小米模式”
6首批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11家企业来自昌平
坚持创新发展
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自贸区以生机勃勃的态势收获了一批亮眼的成绩
为什么说医药健康产业是搞活未来科学城的一项重要产业?
医药健康产业已经明确为北京创新发展的“双驱动”之一也是昌平“两区”建设的重要主导产业
昌平区是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聚集了一大批顶级研发机构和战略科学家入驻了百济神州、诺诚建华等500多家创新型医药企业
纳入自贸实验区范围之后生命科学园叠加了自贸、服务业扩大开放和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国家级功能区为创新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加快涌现预计今年昌平医药健康产业的总收入可达到700亿元
对自贸区“昌平组团”的发展建议有哪些?
在对自贸区“昌平组团”进行过深入调研之后区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周卫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昌平应不断学习加深对“两区”建设的认识研究透自贸区的政策能够为昌平带来什么抓住机遇 争取发展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促进“两区”的建设和未来科学城的发展吸引更多优质的市场主体来此创业
第二,昌平应努力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符合区域定位和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市场主体将昌平当做一个“城市”来建设下大力气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员素质的提升
第三,昌平的教育资源愈加丰富产学研的合作应进一步深入更充分地利用好科技和人文资源比如“高校联盟”的建立可以推动高校资源共享、学科共建、联合创新
第四,把“两区”建设好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撑还是要坚持以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吸纳更多的人才来到昌平
政协委员对于“两区”建设
有着怎样的规划呢?
在调研、观察、见证过昌平“两区”建设的方方面面周卫中委员又给出了以下建议
昌平应坚持文旅融合 自主创新提升服务业梳理影响昌平高质量发展的节点和堵点逐一进行突破
开发优质的旅游品牌比如明文化、燕平八景挖掘历史文化的底蕴拓宽传播的渠道加强品牌的培育
发动社会各界的参与如景点周边的居民群众以及有意向经营的商户从全域旅游的视角谋篇布局
“两会”期间,区融媒体中心在北京昌平客户端推出“戮力同心 书写高质量发展昌平篇章——‘两会’直播报道”,邀请10位人大代表、10位政协委员走进融媒体中心设在大会驻地的直播间,以访谈的形式,围绕履职情况、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政府工作报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及“两区”建设、疫情防控等群众关注的话题,回顾成绩谈感受,展望未来话发展,敬请关注。
天通苑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