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昌平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于明天开幕。12月13日上午,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提案和全区人民的期许,满怀参政议政的激情和热枕,陆续抵达会议驻地报到。我区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记者在报到现场看到,委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完成扫码、测温、报到登记、领取会议材料和出席证件、核酸检测,入驻后在房间内隔离,待核酸结果阴性后方可参加会议。报到工作有条不紊,整个流程简洁高效。
刚刚闭幕的区第六次党代会明确了全区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新一届政协委员们肩负着新的责任和使命。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委员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传递民情民意,建言发展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政协委员 孙和平:
过去的五年里,昌平区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全区齐心协力紧紧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真抓实干、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感到非常光荣,今年联名提案两件,一个是对老旧小区没有活动地点,运动器材不足的问题,另一件是健康养老的提案,希望能和各位委员们一起探讨。
政协委员 王海华:
我来自企业,长期关注产业发展情况,对昌平近年来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感同身受。本次大会我带来了两个提案,一是如何推动昌平区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符合北京市产业定位,昌平区有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重点是要通过龙头企业进行整体牵引;二是继续提升昌平区人才吸引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环境,要把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更好地留在昌平,参与昌平经济建设。
政协委员 代莹莹:
今年我带来了一个提案,主要就是说在“双减”之下,如何发挥区域校外教育育人功能。作为政协委员,我很期待在这次大会上能够和各位委员们一起交流,希望能为我区在“双减”背景下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c649189260cb611a3b395fa776e7cd4a.png(4.31 KB, 下载次数: 0)
2021-12-14 09:4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