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党建之窗 党建之窗 关注:169 内容:260

    我志愿丨她被誉为北京“中关村的一盏明灯”,她的入党志愿书首次完整公开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党建之窗
    • 居民代表
      VIP1
      靓号:6666666

                                                                                                        
      我志愿丨她被誉为北京“中关村的一盏明灯”,她的入党志愿书首次完整公开

      下载附件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为奋斗目标,把余年贡献给我国的四化建设,贡献给全人类的美好未来。”
        ——李佩 入党志愿书
        1956年10月,李佩与先生郭永怀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带着年幼的女儿一起乘船回到祖国。回国前,两人的好友曾劝他们最好还是留下,李佩打趣地说:“你说得太晚了,我们都已经订好船票了。”其实,李佩和郭永怀早就有了回国的想法,“我们那一代人,年轻的时候出国,就是为了回国。”

        郭永怀一回国,就投身于忙碌的科研工作中。而他的夫人李佩,则担任中科院西郊办公室副主任,为众多科学家及家属做好后勤工作。1963年,李佩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她这样写道:我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改造旧世界,解放全人类,创造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公平合理的美好未来,一直是乐观的。
        李佩一生最热爱的工作还是教书育人。1978年,中国科学院在全国开始招收研究生,李佩被调入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担任负责人。没有师资,李佩就提出自己办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培养老师;没有教材,她就带领大家加班加点地自编;为了让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能出国学习,她又带头开启了中国的“自费留学潮”;在全国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后,她又在中关村创办了博士生英语培训点……李佩以其宝贵的创新精神、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成功的教育实践,被人们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对党的各项政策,衷心拥护,虽我自己已至暮年,但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雄心正方兴未艾。”1980年12月,李佩终于夙愿以偿,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7年离休后,她亲手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协会,仍然进行着繁重的工作。她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组织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将高水准的各种讲座和报告会带到中关村,时间长达13年之久,被誉为北京“中关村的一盏明灯”。
        2017年1月12日凌晨,李佩先生病逝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享年99岁。2018年,两颗小行星被分别定名为“郭永怀星”与“李佩星”,在浩瀚的宇宙中,守望注视,永久长存。

      来源:北京组工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发布
    • 模式切换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