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党建之窗 党建之窗 关注:169 内容:260

    我志愿丨这位“中国居里夫人”,用三次“我愿意”兑现对党的承诺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党建之窗
    • 居民代表
      VIP1
      靓号:6666666

                                                                                                         
      我志愿丨这位“中国居里夫人”,用三次“我愿意”兑现对党的承诺

      下载附件 

        在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王承书
        王承书的名字也许大家并不熟悉,但她却享有一个如雷贯耳的称号:“中国居里夫人”。她从小就有极强的数学天分,留美期间,她提出了“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的观点,轰动世界。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她却放弃了外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
        1958年,聚变能技术在国内一片空白,也是王承书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面对钱三强的邀请,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愿意”,很快,便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1961年,钱三强又一次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负责当时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的高浓铀研制,这代表她将放弃之前的成就,王承书毫不犹豫,再次说出了“我愿意!”。她告别丈夫孩子,独自来到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504厂,自此,隐姓埋名。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大国重器横空出世,有力地打破了核垄断和核讹诈,其背后是504厂等原子弹机构的心血,而王承书,是504厂的唯一女性员工。一片欢喜氛围中,钱三强向王承书发出的第三次邀请:“是否愿意继续隐姓埋名从事核事业研究?”这一次,王承书仍然坚定地说出了 “我愿意”,这一年,她51岁。而理化院,成了她后半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承书的一生,为事业隐姓埋名三十余年。1994年6月,她因心力衰竭逝世,享年82岁。
      “我一生平淡无奇,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贡献,谁又没有贡献?而且为国家做贡献,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何况是一个共产党员。”——王承书
      来源:北京组工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发布
    • 模式切换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