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望京和天通苑,哪里更缺地铁北京:望京和天通苑,哪里更缺地铁
[url=]缩小字体[/url][url=]放大字体[/url][url=]收藏[/url]微博[url=]微信[/url][url=]分享[/url][url=][/url]
当我在分析朝阳区地铁的文章中抛出一个问题:哪里更缺地铁时,有一些朋友猜出了望京,但同时也有另一些人提出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望京目前已经有13、14、15号线,还有在建17号线,金盏/双桥农场等地区还没有地铁呢。
这是以2035年规划为依据讨论的,那些地方未来都会建设地铁。
2、驼房营、高井、观音堂连地铁规划也没有,这些地方是不是更缺?
在一定程度上这样讲没错,不过都是很小的版块,我们更多的是谈哪一个大片区缺少地铁。衡量一个地方地铁的多与少并不是看绝对数量,而是地铁线路、站点数量与该地区的规划是否匹配。 望京,被北四环-机场高速-北五环-京承高速所围合的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同时拥有北京TOP5的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什么概念,把一个天通苑和中关村揉在一起。
同时我们再来看一下望京的地铁:望京西站的位置基本可以排除在望京之外,然后就是远期规划中东四环线了(2035年可能都没戏),在望和桥-东风北桥之间还不知道有没有站,即使有我觉得作用甚至不如机场线加站来得实在。 对,望京的地铁就是在吃老本。2014年是14号线+15号线,到了2035年依然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望京的地铁看起来没有那么差的原因。我现在可以接受你这样,但没进步往后就显得太差了。 我们可以拿老冤家天通苑来进行对比,10年前天通苑呼吁14号线延长遭到了望京极力抵制,如今又有不少人想把13A和14连起来。 这种“一头热”的不对等现象源于二者地位的不同:天通苑去望京是进城,望京去天通苑是出城;望京有大量就业岗位,天通苑什么也没有。所以望京人去天通苑干嘛,就像天通苑不愿意5号线北延一个道理。 要说天通苑的渴求因为缺地铁,真的是这样么?
上图是一张等比例尺下的望京与天通苑面积对比,放这个图因为很多人对这俩地区的大小没有概念,甚至有天通苑人觉得自己比望京还大。 来开始对比地铁,为了双方别觉得自己吃亏,望京西和立水桥都不算在内。 望京天通苑线路数量 3条 (14、15、机场线) 3条 (5、13A、17) 车站数量 5个 (望京南、阜通、望京、东湖渠、望京东) 4个 (天通苑南、天通苑、东三路、天通苑东) 线路通达性仅机场线可进入三环内*所有线路均可进入三环内 *14号线可进入南三环内,与望京基本无关 面积大一倍的望京,很勉强算上了机场线加站的情况下线路数量才打个平手,仅仅地铁车站数量上比天通苑多一个,线路通达性还全面被碾压。 其实二者根本不能称为对手,一个在朝阳一个在昌平,一个有大量产业一个是纯居住区。但就是这样望京降维打击失败,才更说明地铁缺乏。 继续用数据说话,这回同维度对比了,已建成的5大写字楼聚集区。(图片来源:帝都绘)
被批判到不行的金融街核心区没有地铁,原来写字楼到地铁站(不含建设中的19号线)平均距离才674米,是望京的一半。
以望京地区地标写字楼望京SOHO为例,到几座地铁站的距离真是尴尬癌都要犯了。
除了SOHO所在区域,望京另外两大写字楼区——望京科技创业园和大望京商务区的地铁情况依然不乐观。毫不客气地说,就是靠望京东站吊着一口气呢。 而这一口气险些就没上来,在15号线开工之初,甚至是没有望京东站了。
这站如果没有加上……我不敢想,大望京作为仅次于CBD、丽泽的第三摩天大楼区域,如果没有地铁站恐怕就相当于西二旗停运吧,大山子在全国的知名度应该能超过后厂村了。 CBD有8座地铁站,丽泽有5条地铁线,大望京就一条线一个车站跟开玩笑似的。
结合实际情况,建议将东四环线引入花家地地区,增强望京南部覆盖,并实现与12号线换乘;另延长地铁9号线,加密SOHO、大望京、望京科技园的地铁密度,同时提供一条进城(至少能换10号线)的路径。 这样望京的地铁可以达到及格线了,依然算不上优秀。
望京斜不斜正不正的,不知道怎么就发展成了商务区,坐个地铁,太别扭了,老远。
所以,还是天通苑好,横平竖直,两条地铁左右各一,将来还有横向一条。
天通苑要是再融入商务,确实非常宜居,便利性北京无敌!
这是不想让看
天通苑往北可以到未来科学城。
天通苑的位置上风上水,就是当初规划的不好,建设时更是没有按照规划来,导致现在沦为睡城、养老院。
好在政府意识到了这点,随着现在一轮一轮的三年规划,天通苑以后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