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哪里买房能跑赢大盘?
在北京买房,到底买哪更好?而且,粗略的统计是,刚需问这个问题是最普遍的,置换人群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因为置换人群通常对自己的需求判断要更清楚一些,比如说有的要给孩子买学区房,选择范围上就更具体。
刚需们问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对北京这个城市一点都不懂,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第二个原因是,对自己的需求也没有想太清楚,既想投资又想自住,搞来搞去就不知道该买哪了。
其实根据我的观察,既想投资又想自住的这些人,主要的需求就是投资,如果他们买了套房子住得很爽,但是几年后发现房子并没有涨钱,那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不划算的,还不如租房呢。
买了郊区跑输了大盘
从区域发展角度看,那十年间的北京三环到四环就是站在风口上往上飞。而六环外则看不到什么发展,跟过去没什么两样。
房价增长最快的地方一定是区域变化大的地方。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
区域变化大,这个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并非指那个地方盖的房子多,还包括产业的发展,教育资源的集中程度等等。
上面这个道理,放在任何一个事物上都是成立的。
所以,在当下买房的话,我们必须要想清楚北京将来变化最大的地方是哪里?而不是盯着过去的经验来买,你的经验只是跑输大盘的错误经验。
说得不好听一点,十多年前你买了郊区跑输了大盘,现在你按照自己总结的经验扭过头来买城区,大概率上还会跑输大盘。
5年一小变,10年一大变
几年前,一个房产圈子里有点影响力的人来北京,说看不懂北京的房价。他说,上海的房价就比北京简单很多,北京的房价四环比三环还贵,完全看不懂。
很多人的印象里,北京的房价应该是二环比三环贵,三环比四环贵,四环比五环贵。以此类推。
凡是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没有看懂北京的发展模式。北京这些年是区域化发展,实际上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区域化发展,只不过北京这个城市更大更复杂,好多人看来看去就看糊涂了。
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看,北京在2000年之后开始发展三环四环,2010年之后开始发展五环六环,基本上十年一大变的节奏,这也符合城市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规律。
不过具体到某一个区域,我们就会发现,北京的北五环都是互联网产业,收入很高,北京的南五环则没什么产业,这种差异自然就使得房价有高有低。
在2010年之后的一些年里,移动互联网产业爆发,互联网产业集中的地方,房价的涨幅就非常快。当年,在北五环和南五环东五环之类的买房子,七八年后,一定是北五环的房价涨得最多。
另一个角度是时间的角度,北京的一个区域想要发展,基本上是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二十年就变成老城区。基本上是这么个节奏。
以北京的东三环为例,2000年之后开始大量建商品房,20年后的今天,北京的东三环已经变成了妥妥的老城区。
再往前推,2010年的时候,北京的二环就已经成了老城区,而二环内外的那些房子,多是八九十年代的公房。
也就是说,20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区域从零变成非常成熟的区域。
现在北京五环范围的很多区域已经有了10年的发展周期,再过十年,就已经非常成熟了。
而城区,像二环三环的很多区域,已经完全熟透了,将来的资源增长上几乎是没可能了,资源的外流反倒是大概率的。
从这一点来说,增长潜力更大,且正在快速上升期的五环范围,将来的增值潜力一定比二三环的老城区更大。
说到这,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气,因为北京二环这些地方,其实这些年的变化并不大,但是房价涨幅非常高。
这就要扯到另一个话题了,相信各位也都知道,那就是学区房。
通常来讲,一个区域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展市场,第二个阶段是发展教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的朝阳区。朝阳区从经济角度说,它的发展非常好,但是朝阳区的房价却并不算高,至少跟海淀比要差得很远。原因就是朝阳的教育一直没有搞上去。
现在的朝阳区三环四环这些地方,基本上已经发展成熟了,将来再有大的增长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所以如果朝阳区的房价再想要有大的拉升,那只能通过教育。如果教育搞不上去,那就只能跟着大盘走了,有可能还会输掉大盘。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东西城,虽然这些年东西城的产业上没有什么发展,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优势,大量的家长跑到东西城买学区房,这使得东西城的房价涨幅非常非常高。
不过,近几年北京要搞教育均衡化,家长对于学区房的预期会越来越低,学区房的价值一定会大大缩水。
另外还得提醒大家一下,很多人在学区房的问题上也容易犯经验的错误,总觉得学区房都稳固了这么多了,将来缩水的可能性不大。
这么说吧,北京这个城市的发展本就没有多少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1998年开始住房商品化,也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这点经验其实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经验的参考价值在于,你能不能通过经验总结出规律,然后用于判断将来的走势,而非一味地觉得经验可靠。
其实我几年前就讲过,北京未来的发展在一条五环产业带上。
这意思绝对不是让大家去买郊区,北京的郊区太大了,你随便去买大概率会买在坑里,郊区未来增长潜力大的地方是那些被重点规划,将来会重点发展的地方。
北京绝大多数的郊区,都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老城区一个是新城区。比如说门头沟,其实它过去就是一个县城,发展了很多年,八十年代的房子很多;通州区、房山区等也是一样的。
现在北京城市扩容后要在原有老城区的周边搞一个新城,地铁规划之类都是为新城准备的,这是将来发展的重点。
所以郊区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新城区。
有人会问,新城区房价涨了,会不会带动旁边老城区的房价上涨?这个话题也不是单一的答案,举两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例子是房山区,原来的老城区在良乡,新城区在长阳。这两个区域其实关联度并不强,自然也就会是两个市场,长阳的房价对于良乡来说,不会有多大的带动作用。
第二个例子是通州区,原来的老城区在九棵树梨园这些地方,靠一条八通线串联起来,新城区靠一条地铁六号线串联起来,新旧城区靠北关运河商务区联系起来,关联度就比较高。所以通州老城区相对来说,会受到新城的利好带动更大一些。(关联程度上的差别)
另外,不同区的新城也不一样,大兴的新城,通州的新城,市场对于他们的预期是完全不同的。将来的房价走势也一定不一样。
从目前北京大五环带的发展来看,通州的未来预期应该是最高的,同时通州的限购也是最严格的,房价上并没有过多的泡沫,不出意外的话,这会是未来几年北京房价涨幅最高的区域。
还有一个话题要展开讲一下,那就是区域的发展周期问题,北京比较典型的区域是未来科学城。
这个地方的规划非常好,但是问题在于规划的规模太大,同时又离北京城区太远,所以这类区域往往发展周期非常长。一个人在未来科学城买房,可能几年都不涨,相对长的时间内还会跑输大盘。
所以大家买房的时候,不能看单一的结论,觉得买郊区有规划的地方就行。想要达到目的,就必须全方位地来评价一个地方到底适不适合买。
过去有个话题特别火,买房到底买城区老破小还是郊区远大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牵扯到了城市发展规律,城市的发展节奏,区域发展周期,区域发展潜力等等话题。
只有了解了这些之后,才能比较精准地想清楚到底该买哪,而不是得到一个泛泛的结论,那没什么实际意义。
除此之外,买房还必须结合自己的需求来综合考虑。郊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距离城区太远,生活上会有各种不便利等等,如果想要方便自住,那还是买城区住着方便。
本帖最后由 高原大 于 2020-12-26 06:41 编辑
天通苑的住房包括大户型住房值不值得购买,笔者认为是值得的,根本不用担心流动性的问题。主要的看点:1、北京市重点工程2018年三年“回天计划”,以及2021年新一轮回天地区行动计划。未来几年,“回天”依然会是昌平乃至整个京北的热门区域。2、 市委书记蔡奇多次到回天地区参加调研,了解回天地区的回天计划建设进展。北京市直各部门落实责任,对口分工负责,到场报到,解决问题。日前,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专题报道,北京将把回天地区打造成大型社区的样板。政府这么重视一个社区的治理、规划,打造成社区样板和典范,这在北京的历史上都没有的。3、 由于天通苑目前房价较低,大面积户型多,里重视,地处中关村、望京、未来科学城之间的中心区域,不管工作地换在其中的哪里,离三地都不远,更是码农的首选。4、地处北京中轴线北延线上,上风上水,风水极佳,又有地铁5号线贯穿小区,将与地铁13A换乘,以及将来的17号线经过,交通方便。5、根据目前二手房交易记录,天通苑已经成为北京外迁换改善住房最热门的商圈,交易量排名前列,根本不用担心流通性问题。6、市教委重视,学区也在不断引进,清华附小、人大附中也已入驻,后续仍有大的动作。7、天通苑目前的价格处于价格洼地,无论买大房小房性价比都非常高,都能跑赢大盘,抗跌能力十分强。天通苑的未来可期!
北京市重点项目回天计划对地处北中轴线的天通苑的利好,北京市委全会描绘首都“十四五”发展蓝图,继2018年三年“回天计划”后,再提深化“回天有我”创新实践,实施新一轮回天地区行动计划。
未来几年,“回天”依然会是昌平乃至整个京北的热门区域。 市委书记蔡奇多次到回天地区参加调研,了解回天地区的回天计划建设进展。北京市直各部门落实责任,对口分工负责,到场报到,解决问题,这么重视一个社区的治理、规划,打造成社区样板和典范,这在北京的历史上都没有的。
由于天通苑目前房价较低,大面积户型多,市里重视,地处中关村、望京、未来科学城之间的中心区域,不管工作地换在其中的哪里,离三地都不远,更是码农的首选。又在北京中轴线北延线上,上风上水,风水极佳,又有地铁5号线贯穿小区,将与地铁13A换乘,以及将来的17号线经过。
根据目前二手房交易记录,天通苑已经成为北京外迁换改善住房最热门的商圈。 回天计划、回天地区已经成为热门词语,天通苑的春天很快到来!
为啥天天在这吹牛逼
说错了就直接说出来吧。每个人都可以谈看法。只要不人身攻击就好。
新一轮"回天计划"即将启动,希望这次的重点是建设天通苑。过去三年的计划重点还是在回龙观,天通苑的市民意见非常大。目前回龙观肯定是跑赢了了北京的大盘,但天通苑只能说有潜力。
京北比京南还是有较大的发展优势。
个人认为天通苑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现在的价格真的算是一个大洼地了。
由于北京城市格局的变化,北京五环外的发展潜力要超过五环内。当然五环内外是一个泛指,北京这些年在向外疏解,一两年看不到大的变化,五年以上的变化就会越来越明显。这么大的一个城市,这种发展趋势会逐渐体现出来。
请问人大附中在哪里?
综合来看,本次30块地的最高指导价揭露,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市场的预期,各个区域的新房价格都将迎来上调的趋势。
一来可以帮助老项目去化,二来可以理性引导区域房价的“稳定提升”,但总体上看,5-6环将会是未来房价上涨最快的版块。
尤其是昌平南、亦庄、旧宫、石景山、城市副中心等区域,都是未来的热点板块,房价预期肯定是向上的。
昌平南主要就是回天地区,包括回龙观和天通苑小区,南面与海淀区和朝阳区接壤,处在中关村、望京、国贸CBD和未来科技城中心区域,离这三地都比较近,属于产业条件、商圈都比较成熟的区域,学区也在不断改善之中,再加上北京市政府的持续的回天计划的实施,地铁有昌平线、8号线、5号线,13号线、13号线A、17号线、17号支线等,地铁线路完善,实际上已经是城市副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