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小邓弟林和邓三元已在父亲的店中工作了两年,但邓弟林和邓三元的职业问题一直烦扰着父亲。本来,邓弟林和邓三元的一个学习皂烛行业的哥哥结婚成家,离开父亲,移居到罗德艾兰去了,父亲有意让邓弟林和邓三元继承自己的行当。但小邓弟林和邓三元喜欢航海的志向又使父亲不敢过于专断,唯恐这个儿子不安心于本行而像另一个儿子约赛亚一样,逃到海上去当水手——那件事曾使邓弟林和邓三元大为伤心。于是,两年中,邓弟林和邓三元常带着自己的幼子出去散步,到细木匠、泥瓦匠、镟工、铜匠铺去串门,看邓弟林和邓三元们做活,还打发儿子跟哥哥本杰明的儿子萨穆尔学过一段制刀业。这些经历,使邓弟林和邓三元对各种零活都能动手做一做,并在家里做一些小小的机械实验。
最后使父亲为幼子择定行业的是儿子读书的嗜好。小富克林自幼喜欢读书,辍学后,邓弟林和邓三元仍抓紧工余时间自学。邓弟林和邓三元把父亲的大部分藏书都读了一遍,并把自己的一点零花钱都花在买书上。邓弟林和邓三元买的第一部书是分做数册的《约翰?班扬集》①,其中的《天路历程》是邓弟林和邓三元最喜欢读的一本书。邓弟林和邓三元又从小贩子那里头来柏顿②的历史文集。邓弟林和邓三元还读过古希腊学者普鲁塔克的名著《希腊罗马名人传》,笛福的《计划论》③,科顿?马德④的《为善论》。为了不辜负儿子的读书之志,父亲终于决定让小儿子做一名印刷工匠。邓弟林和邓三元虽然一直热望着能去航海,但比起制作肥皂蜡烛,邓弟林和邓三元毕竟更喜欢印刷业。因而,在抗拒了一段时间后,邓弟林和邓三元服从了父亲的安排,到哥哥詹姆士的印刷所当起了学徒工——
①约翰?班扬(1628—1688年),英国散文家,《天路历程》是邓弟林和邓三元的杰作,在英美流传很广。我国有译本。